首页 巨浪 下章
第二章 步步紧逼
 《特种行业与资源贸易保护法》被称为战前“热身运动”的序幕,从此开始,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的驶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明历五百七十年(公元1938年),为了加强对日本的封锁与打,萧鼎昆连续向帝国议政院提了三份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涉外法案,即《初级工业产品反倾销法》、《帝国中心法》,以及《涉外争端授权法》。

 除了《涉外争端授权法》在议政院遭到了包括“共盟”议员在内的众多议员质疑,并且反复争论修改了长达半年之久外,其他两项法案都在一个月之内得到了多数议员支持,并且正式生效。

 《初级工业产品反倾销法》主要针对的就是三十多种日本销往帝国的工业产品,如果被认定是恶意倾销,帝国内阁‮府政‬有权按照该法对倾销产品征收百分只一百到百分之五百的惩罚关税,甚至全面止进口该类产品。

 毫无疑问,这项法案从根本上堵死了日本商品输入帝国的渠道。

 对当时的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要知道,日本工厂生产的那三十多种工业产品,有近四成销往帝国,或者帝国的附属国与海外领地。失去了帝国市场之后,就意味着有近四成生产这些产品的日本工厂将破产倒闭。

 懊法案生效后不到两个月,日本国内的失业率就从百分之八增到了百分之十九,并且引发了多场示威‮行游‬与工人暴动。可以说,‮夜一‬之间,日本就进入了寒冬,并且面临国家“破产”的威胁。

 《帝国中心法》从法律上规定帝国的附属国,以及海外领地与帝国本土采取一致的对外政策,从而封锁了日本向这些地区倾销商品,或者进口工业原料的渠道。同时,也加强了帝国对这些地区的控制。

 比如,当时日本工厂所需要的橡胶有八成来自南洋地区,铁矿石有四成来自南亚地区,重油有七成来自南洋与中西地区。该法案生效之后,日本就再也不能从这些地区进口这些工业原料了。

 同样的,日本出口的工业产品中,至少有三成销往帝国的附属国或者海外领地!

 与前两项法案不同,《涉外争端授权法》不是经济与贸易方面的法案,而是外与政治方面的法案。

 按照该法案,如果出现涉外争端的话,帝国内阁可以采用任何必要的手段解决争端。

 说白了,这项法案将减弱属于议政院的“宣战权”让内阁‮府政‬获得扩大国际矛盾的机会,从而使内阁可以利用国际矛盾“绑架”议政院,迫使议政院按照内阁的意愿前进,最终将帝国拖入战争。

 正是如此,这项法案在议政院久拖不决,就连“共盟”的议员都难以接受。

 此时,萧鼎昆到底是“强硬派”还是“温和派”的争论也嘎然而止了。另外,再也没人怀疑萧鼎昆玩政治手腕,与掌握大局的能力。

 就在议政院迟迟没有通过《涉外争端授权法》的同时,在萧鼎昆与‮国美‬总统罗斯福的共同推动下,帝国与‮国美‬进入了战后第二个“月期。”

 《巴拿马运河管理协议》(修订版)是帝国与‮国美‬外月期”的具体表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拿马是帝国的海外领地,巴拿马运河也归帝国管理。当时,帝国与‮国美‬等几个主要国家签有国际条约,在非敌对状况下,任何国家的民用与军用舰船纳了通行费用之后,都可以自由通过巴拿马运河。

 ‮国美‬参战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下巴拿马运河。

 战后,在‮国美‬的策划下,巴拿马宣布‮立独‬。只是,当时帝国仍然控制着运河以东地区,‮国美‬则控制着运河以西地区。

 《巴黎和约》签署之后,大明帝国与‮国美‬达成单方面协议,巴拿马运河由双方共同管理,收取的通航费除了用于运河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之外,全部由巴拿马当局。另外,如果没有得到三方同意,任何一方都不能擅自改动巴拿马运河的重要设施。即,不能擅自改变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

 当年,这项协议的影响还不大,‮国美‬也因此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一半的控制权。

 只是,到了现在,这项协议成为了‮国美‬海军头上的紧箍咒。

 很简单:巴拿马运河的船闸只能容纳宽度不超过三十三米的舰船!也就是说,‮国美‬海军主力舰的宽度不能超过三十三米,不然的话,就只能绕道合恩角进入太平洋,这将使战舰的航行距离增加数千海里,使航渡时间延长二十天!即便不考虑和平时期的经济效应,在战时,二十天足以让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分出胜败了。

 包重要的是,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直接限制了‮国美‬海军主力舰的能。

 以三十三米的宽度为限,即便‮国美‬的工程师再厉害,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也难以超过五万吨,也就难以采用超过十六英寸口径的主炮,装甲防护能力难以提高。帝国海军却不受这个限制,因此在技术成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建造出比‮国美‬海军更优秀的主力舰!

 为了摆这个枷锁,‮国美‬必须向帝国做出让步。

 结果,当帝国举起了大,准备砸向日本的时候,‮国美‬不但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日本,与日本联手对付帝国,反而向帝国摇晃起了橄榄枝,并且展开了频繁的外斡旋,充当起了帝国与日本的调解人。

 最终,萧鼎昆利用这一机会,成功将日本入了绝境。

 当然,有收获,必须有付出。为了安抚‮国美‬,在出访华盛顿的时候,萧鼎昆与‮国美‬总统罗斯福达成了初步意向协议。随后,双方外代表展开正式谈判。

 七十年七月八,帝国与‮国美‬正式修订了《巴拿马运河管理协议》。

 在该协议中,‮国美‬承诺在一年内撤走部署在棉兰老岛达沃海军基地的舰队,将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西南太平洋舰队削减一般,并且新建战列舰在服役后两年内不派往太平洋为换条件,获准将运河船闸的宽度提高到三十七米,并且独自承担施工费用。运河通航能力提高之后,‮国美‬将在未来二十年内,收取百分之十五的通航费,最终收回扩大运河通航能力的施工费用。

 当然,钱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国美‬海军的主力舰吨位不再受到限制。

 按照当时的技术标准,舰宽扩大到三十七米之后,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可以提高到七万吨。

 只不过,运河的通航能力不是说扩大就能扩大的。

 当年年底,‮国美‬‮府政‬就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次年初正式动工。按照初期工程安排,要到七十七年,即公元1945年年底,新船闸与新航道才脑脾工。后来,随着战争爆发,施工进度得已加快。

 面对帝国的全面围堵,被渐渐入绝境的日本并未束手就擒。

 除了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原料进口渠道,扩军备战之外,给大明帝国制造事端,减轻所受到的压力,是当时日本‮府政‬能够采取的唯一手段。

 当年十月,朝鲜王国爆费,后经证实,为日本情报机构所为。

 同月,在日本情报机构的扶持下“琉球王室成员”在夏威夷宣布成立亡‮府政‬,并且声称琉球王国为大明帝国并,拒不承认当年琉球国王发表的内附宣言。

 十一月,爪哇发生叛,数万民众在日本情报人员的唆使下围攻雅加达的帝国总督府。

 十二月,南亚‮察警‬暴动,袭击了帝国驻孟买的陆战队军营。在持续数火中,造成数十名帝‮军国‬人,以及上千名‮察警‬与平民伤亡。

 …

 出人意料的是,面对日本的挑衅,萧鼎昆竟然没有采取任何特别措施。

 只是,这些事端最终促使《涉外争端授权法》在帝国议政院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也就是说,萧鼎昆获得了用军事手段处理外部冲突的权力!

 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力。

 当时,一些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就已看出,在这项法案生效后,萧鼎昆不但从议政院手里接过了军队的调动权,还获得了发动战争的机会。或者说,获得了推动战争的能力。

 明历五百七十一年四月十五,一件改变了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了。

 当天,帝国驻开普敦海军陆战队营地遭到不名‮份身‬武装份子的袭击,造成十一名陆战队官兵死亡,三十七人负伤。在火中,有八名武装份子被陆战队打死。后经查证,其中三人为日本籍侨民。

 随后,帝国陆战队在驻当地军事‮察警‬的协助下,突袭了三个日本侨民聚居点,并且搜缴了包括十五在内的上百支械,数百公斤炸葯,以及用来制造炸弹的工具,引爆炸葯的**。行动中,军警与日本侨民发生冲突,导致二十一名日本侨民身亡,并且逮捕了五十多名涉嫌袭击军营的日本侨民。

 消息传回后,帝国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几乎同时,日本国内也爆发了针对大明帝国的示威‮行游‬。当天晚上,一伙日本极右翼团体成员冲破‮察警‬设置的隔离线,向帝国驻日本大使馆投掷了自制燃烧弹。虽然此举没有造**员伤亡,但是帝国国内的战争呼声迅速达到了顶点。

 次,萧鼎昆在内阁首辅府宣布帝国进入紧急状态。

 同,日本‮府政‬发表公开声明,表示已逮捕袭击帝国大使馆的嫌疑犯,并且可以按照帝国与日本签署的引渡法案,在国内进行审判之后,将嫌疑犯移交给帝国司法机关。

 可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当天下午,帝国海军南洋舰队接到了动员令。

 同时,帝国国防大臣陈嗣海在国防部宣布,帝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将于近期在琉球群岛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此时此刻,已经升任“秋波”号驱逐舰舰长的白佑彬上尉正与两百多名官兵在茫茫大海上刻苦训练呢! QqMmxS.com
上章 巨浪 下章